“我心里有些嫌弃父母,怎么办?”

bet3365vip 📅 2025-09-23 09:00:47 ✍️ admin 👁️ 489 ❤️ 283
“我心里有些嫌弃父母,怎么办?”

阳明先生有一篇文章叫《书黄梦星卷》,其中就讲到一位父亲对他的儿子说:“(汝)不能黄鹄千里,而思为翼下之雏,徒使吾心益自苦。”你不要蜷缩在我的翅膀之下,你要去追随更高层面的人,这才是对我真正的孝顺。

所以,作为子女,我们完全可以走出父母的荫庇,去追求自己的鸿鹄之志,寻求自己的发展,这是应当的,不必心存疑虑。

所以,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,要把这两件事分开,第一是规避父母的局限,有些事可自己拿主意。第二是在为人处世方面,要去倾听他们对我们人生哲学的一些重要指引,恭恭敬敬地向父母学习,这是一份厚道,也是我们做人的基础。

2

再进一步,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方法,促进我们的认知的提升呢?

比如,既然离家远,那我给自己做一条规定,每天要跟父母通一个电话。

阳明先生讲“以知促行,以行促知”。具体怎么做,是“以行促知”,但是,埋藏在最深处的那个认知,需要用功夫去挖。

因为,行来行去,如果我们认知没有提升,那不管做什么,终究还是停留在外在的表面上。就像医治一棵有虫害的大树,我们可以在树枝上喷洒药液,这也是有效的,但还不足以治根。

治根的方法是什么呢?

就是去挖掘背后的认知。心上的认知才是人生的树根,把这个根子挖出来,顺藤摸瓜,探究它是怎么形成的,这就需要功夫。观照、反省、引导,步步深入,我们对人生中的许多真相和规律,就能有进一步的明白和体证。

3

那我是不是要,时时提醒自己,提起“恭敬”的念头呢?问题是,这种可以提醒很难保持,一遇到大事,就忘在脑后了。

其实,要靠“提起”才能有的,不叫认知,叫意识。意识可以轻易地改变,但认知是趴在意识底下的,它很顽固,你要把它彻底翻出来,才能连根拔掉。否则,它会一直指挥着你的意识、语言和身行。

所以,关键还是要顺藤摸瓜,把那个知见给挖出来。怎么挖呢?

举个例子,我们对父母的傲慢怎么来的呢?

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生命的成长经历,可能会发现,在青春期的时候,自己有些逆反,受到身边一些人的影响,开始无视父母的引导,放纵自己的小我,产生了这样的认知:我是家庭的核心人物,父母都得围着我转。

一旦这样的种子种下,慢慢长大,就会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,在你的世界中,所有人都必须要围绕着你来做事情。所以,父母稍微逆一点你的意,你就翻脸了,乃至对父母有诸多的怨言。同样,走上工作岗位,也想让别人迁就你,按照你的意志行事。

你与父母的关系,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。当你连父母都不放在眼里的时候,你和世界的关系将是很麻烦的。因为,你不仅仅是不把父母放在眼里,你也不会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,那么,别人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,如此,你的生命就会处处都是冲突和障碍。

所以,对父母的不敬、嫌弃、傲慢,实则背后都隐藏着错误的认知,比如,我是家庭的核心等等。

我们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认知,然后把它去掉,心中才会升起对父母的敬畏与感恩。

与此同时,当我们心中对父母有愧疚的时候,正是大我在观照提醒的时候。抓住这个机会窗口,在内心深处种下一个正确的认知,生命就开始变得完全不一样。

什么是正确的认知呢?比如,有一句很朴素的话:你爱别人,别人才会爱你。

当以自我为中心时,实际上心里只有自己,只爱自己。这时候,爱是不流动的,生命是没有温度的,你不为别人付出爱,别人也不会对你付出爱。

那么,如何付出爱呢?如何让爱在生命中流动起来呢?那么,就是要把自己身上的铠甲卸下去,把心门由内而外地打开,你的温暖、真诚才会流淌出来。

爱他人,先从和父母拥抱开始,然后,去拥抱亲朋好友,拥抱你的伙伴,让自己的心跟大家融为一体、打成一片,建立起更深厚的信任链接。在此过程中,你心中的温暖、真诚、热情与能量,也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。行动起来,爱就会升起。

如此一来,你与任何人交流,起心动念都带着善意,因而变得更真诚、更厚重,更温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揭秘UI设计图标分类:从基础元素到交互符号,解锁视觉传达奥秘
明朝灭亡了为啥还要反清复明(为什么这么多人反清复明)
完美体育365软件下载

明朝灭亡了为啥还要反清复明(为什么这么多人反清复明)

📅 07-19 👁️ 9477
在本地网络上共享 iTunes 资料库
完美体育365软件下载

在本地网络上共享 iTunes 资料库

📅 07-04 👁️ 4752